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加拿大政府译员司徒完满的翻译生涯

刚刚更新 编辑: 加拿大 浏览次数:773 移动端

  人物小传

  司徒完满,加拿大联邦翻译局口译室亚欧语主管与首席翻译,曾为加拿大三任总理,四任总督做翻译。在温家宝总理和胡锦涛主席访加,哈珀总理两次访华期间,她都是加方的首席译员。司徒的先生李征原是我外交部干部,现在是加拿大首都卡尔顿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两人有一聪明可爱儿子,今年9岁。(获得更多留学咨询请咨询澳际免费在线咨询顾问)

  司徒完满为人低调,她认为好的翻译是领导人的影子和声音,虽形影不离却总在光环之外。

  从电视中看,这位坐在哈珀总理侧后的女译员是位文静娟秀的女士,整整齐齐的短发,淡淡雅雅的妆容,似尚未脱掉书卷气。没想到,见面一交谈,司徒完满说起话来是那么快人快语,口若悬河,尽管去国22年之久,可北京女孩的爽直本色一点儿未变,一不小心还会溜出一句北京口头禅来。

  名门闺秀

  司徒完满笑着告诉人民网记者,她是北宋时期大金国皇族完颜阿骨达的第32代世孙。在大金被蒙宋联军打散后,祖上这一支便隐姓埋名流落到安徽合肥,改姓为“完”,她在上中学时才得知这一身世。

  司徒完满说,之所以姓司徒,是因为当初妈妈要送她进史家胡同小学,于是就改成了那里一位远亲的姓氏,因为她的外公姓司徒,就是著名爱国画家司徒乔。鲁迅生前挂在床头的那张画就是她外公的作品,而鲁迅葬礼时的那幅肖象也是她外公的手笔。家里原本想给她起名叫司徒完美,可她家又不想与“美”帝国主义扯上瓜葛,所以叫了司徒完满。

  人民网记者听到这里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司徒的父亲曾出任我驻阿拉伯国家大使,母亲则是北京外语大学著名的法语教授,也曾多年随同父亲在驻外使馆工作。

  司徒的外婆冯伊湄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是她中国文化素养的第一位启蒙之师。四、五岁时,外婆教她背唐诗宋词,给她讲岳母刺字,要她“精忠报国”。有趣的是,那时她还小,还不知道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所抵抗与追击的正是由她世祖金兀术所带领的金军对中原的入侵。夏天,外婆带她去颐和园长廊看画,讲古典名著里的历史故事;冬天,则带她去中山公园看梅花,告诉她要学习梅花的凌寒傲骨。她说自已自小就是男孩性格,很淘气,但喜欢读书,小学五年级时就已通读了鲁迅全集。她的作文常常作为范文在班里朗读,还是学校惟一被荐入北京市小作家班的学生。

  爱上法语

  小升初司徒考入北外附中,当时父亲是我驻外大使,母亲随任。母亲多次从国外来信,要她报英语,说是大语种、用途广,好找工作。但她却迷上了法国文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深深打动了她,她才不管什么实用不实用,一心想的是读雨果和巴尔扎克等法国大文豪的原著。

  趁妈妈在国外鞭长莫及,司徒便自作主张地学了法语。后来妈妈从国外给她买回了法语词典和原声磁带,并告诉她,地道的口语都是苦读苦练出来的,而优美的语感则源自于大量的原著阅读。

  高中毕业时,司徒成绩优异,申请了法国卢浮宫艺术学院,并获得录取。但由于当时国家规定外交人员子女不能自费出国留学,才未能成行。

  司徒说自已是个很贪玩的孩子,但从未丢掉过文学爱好。托尔斯泰的三大名著,雨果、佐拉、巴尔扎克、泰戈尔等大作家的作品她一一读遍。而繁体字的《红楼梦》她更是读了三遍,每到黛玉焚稿,她就都会泪流满面。她还爱看杂书,如《第二次握手》、《一只绣花鞋》她读的都是手抄本。但她更喜爱的是三毛的散文。当时她寄住在妈妈的好友北外中文系主任杨天戈叔叔家,杨叔叔鼓励她和自已的儿子一道背诵古文观止,一天一篇;背宋词,一天一首。她就是这样在底蕴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滋育下读完中学的。

  苦读加拿大

  1986年,司徒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88年,她被选为由强卫带队的北京市青年代表团成员访法,由于表现突出,法国《17岁》杂志还刊出了对她的专访。因成绩优异,她还跳级,四年的本科学制,她三年就完成了。毕业时,她被法国巴黎大学和卢浮宫艺术学院双双录取,但是没有奖学金。这时,恰好“全球法语教学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研究生部的弗拉斯拉尔教授希望她到加拿大读研,并表示可以提供奖学金。就这样,她来到了加拿大。

  加拿大是个英法双语国家,司徒到加拿大后才发现自已处于劣势:亚洲人,又是女孩,既非日本人,也不来自香港,所以常常被人看不起。更要命的是她要同母语是法语的本地同学竞争奖学金。按学校规定,奖学金获得者的成绩不得低于A-,否则将被取消奖学金资格;而A的名额是有限的,比例极小。她第一学期得了两个A-和一个B+,没有达标。她只好去同老师理论,并认真做出改进,老师这才高抬贵手。此后她放弃了一切爱好,发愤恶补苦读。在加过的第一个感恩节,同学们都回家团聚去了,空荡荡的图书馆中,只有她和一位值班的图书管理员。她感到十分孤独,一边作读书卡片,一边泪如雨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司徒只用了11个月就拿到了硕士学位,因为奖学金也只给了她一年。

  司徒拿到硕士学位后还想读博,朋友们都劝她别再读了,学历越高,工作和对象越难找,劝她赶快找份工作,结婚成家算了。

  司徒向妈妈的好友叶崇范老人征询意见,老人对她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教育是人格的基石,它与工作关系不大,但可以左右你的人生。这坚定了她读博的决心,她在同本地同等优秀同学的激烈的竞争中,终于胜出,拿到了渥太华大学第一学年的博士奖学金。

  加拿大读博一般要6年才能毕业,但由于司徒各科成绩全A,4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答辩仅用了45分钟就获顺利通过,十分罕见,在学校传为美谈。

  初作译员

  在卡尔顿大学读博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司徒开始接触翻译工作。

  当时加拿大公务员委员会与中国人事部有合作项目,加方负责人墨菲女士想学点儿中文,于是司徒就成了随叫随到的中文老师。由于她教得认真,得到玛丽的赏识,希望她能作中国公务员培训项目的翻译。但是这个职位得精通法英双语。

  司徒进卡尔顿大学时,连英文测试都未获通过,是在进了补习班后英语水平才有所提高。于是,她就找讲英语的人家租房,找说英语的人作室友。她又买了一台旧电视,天天听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伍冰枝(其后不久即成为加拿大总督)制做的介绍加拿大文化的英语节目;同时苦读丘吉尔等名人的英文原版传记,夜间则去旁听英美文学史课程,这使她的英语水平有了更大提高。

  墨菲对司徒的英译水平相当满意,给她250加元一天的薪酬。这下她就可以安下心来写博士论文了。

  毕业后,司徒放弃留校,参加了联邦翻译局的资格考试,英中、法中、英法双语双向翻译考试她全都顺利通过。在国际口译协会70位中文译员中她是惟一可用英语法语和中文同声传译的译员。

  刚开始作译员的几年,司徒陪的都是来自中国的专业技术型代表团,如农业团、司法团、城建环保团等等。她还参加过扶贫团到过甘肃等地的偏远农村,那里艰苦得连洗头清水都没有。在云南山区,她看见赤脚医生背着难产孕妇去县医院,并用自已微薄的积蓄支付医药费时,她和另两位洋专家都极为感动,三位博士在那里一住就是一个月,帮助培训农村助产士,以降低难产死亡率。当地人为表达感激之情,临别时送了她一身阿诗玛民族服装。这段经历让她终生难忘。

  胡主席的三次问候

  司徒第一次做高层领导人的翻译是1997年。2001年2月和2003年10月,加拿大克里蒂安总理两次访华,她是随行译员。2009年12月和2012年2月,哈珀总理两次访华,她又成为总理的首席译员。

  司徒第一次为中国领导人服务,是在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访加期间。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对加进行正式访问;2005年9月和2010年6月,胡锦涛主席两次对加进行国事访问,她也都是加方的首席译员。

  2008年11月在秘鲁的APEC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同哈珀总理在国宴上恰好坐在一起,胡主席对哈珀总理提到他2005年对加拿大的访问留下的美好记忆,并说:“这位女士便是我上次访问加拿大时的翻译,她的服务非常出色。”司徒非常激动,她没想到,事隔3年,胡锦涛主席还记得她,并特意向哈珀总理提到她以前的工作。

  2009年9月的匹兹堡G20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对哈珀总理正式发出了访华邀请,哈珀总理欣然接受邀请并希望近期就能成行。当哈珀起身告辞时,胡锦涛主席侧过身,向站在哈珀身后的司徒说:“我感谢你上次对我访问的出色服务,希望还能见到你。”司徒当时惊讶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她没有想到,日理万机的胡锦涛主席居然能记住她这样一位普通译员。她当时涨红了脸说:“谢谢您还记得我。”这一幕让她至今难以忘怀。

  2010年7月,加拿大女总督米夏埃尔·让一家访华期间,胡锦涛主席在中南海设宴招待。一般在宴会时,翻译总是坐在领导人身后不入席。但这次打破了常规,双方翻译都入席并坐在领导人身边。席间,胡锦涛主席问:“司徒小姐,你们是否习惯北京的桑拿天?”那时正值7月,北京当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对于习惯加拿大凉爽天气的人来说,确实是个考验。胡锦涛主席向她直接问话,这让司徒完满深受感动。

  相关阅读:

  海归找工作 形势各不同

  加拿大留学毕业生各行就业经历实录

  创新型海归人才求职收欢迎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